近年来,德昌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以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,以“民转刑”命案防范为突破口,通过德昌县聚焦242模式,打通纠纷化解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营造安乐祥和的社会环境,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德昌添砖加瓦。
找准二条路径,确保矛盾纠纷调解“有力度”。一是夯实平台。德昌县规范化建设县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1个,乡镇(街道)多元化解协调中心12个,村(社区)、集中安置点矛盾纠纷调处室73个,建立村(社区)警务室65个,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73个。二是夯实特色调解室。建立傈僳族“搓咖”调解室、法官“诊所”、“格格”调解室、“六心”调解室、“庭停”调解室、“老崔”调解室等6个特色调解室,群众可结合自己情况按需“点单”。
健全四法化解,确保矛盾纠纷排解“有速度”。一是全面排查纠纷。2022年,德昌县印发了《命案防控暨重大安全突发事件防范工作任务、责任、督导清单》“三单制管理”,压实工作责任,聚焦极易引发“民转刑”案件的婚恋家族纠纷、邻里纠纷,持续开展全方位、拉网式大排查。二是坚持分析研判。坚持县级每月一次矛盾纠纷专题分析研判会,乡镇(街道)每半月、村(社区)每周进行一次拉网式、滚动式的排查,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进行综合分析,疑难纠纷立即交办并落实“四包”责任。三是强化部门联动。推进“诉源治理”“公调对接”“检调对接”“访调对接”工作,不断增强矛盾风险联动化解质效。将创建无讼乡镇(街道)、无讼村(社区、网格)纳入年度平安建设目标考核。四是用活个案补贴。今年印发了《德昌县人民调解案件“个案补贴”发放暂行办法的通知》,以补贴促调解,最大限度控制矛盾纠纷增量。
压实二个举措,确保矛盾纠纷化解“有温度”。一是整合资源化纠纷。依托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,将“三官一律”进驻全县12个乡镇(街道)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及矛盾纠纷高发的村(社区),形成“一个中心”(“一站式”调处中心)、“两项重点”(调解、公共法律服务)、“三大咨询”(法律、政策、心理)、“四大调解”(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仲裁调解、司法调解)的矛盾纠纷免费化解“大超市”,逐步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跑一地。二是提醒通报促落实。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对矛盾纠纷交办件、联合调解件、每月梳理件定期进行工作提醒,督促快接快化,对已化解的重点纠纷落实回访制度;对多次工作提醒调解缓慢或无结果的,实行点对点通报并限时化解。
来源:德昌县委政法委